原创 (新春见闻)房产2023年澳门今晚开什么经纪人转型“雾凇播报员”:家乡好,咱就好
中新社吉林2月5日电 题:房产经纪人转型“雾凇播报员”:家乡好,咱就好
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哈喽,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大叔四十’,今天在丰满阿什‘万缕银丝’,又是‘五颗星’的雾凇。”冬季来临,吉林市市民姜海军会在凌晨4点前后来到松花江畔的阿什小雾凇岛,通过短视频平台播报当日雾凇情况,已坚持近五年。
姜海军网名“大叔四十”,在这座素有“雾凇之都”美誉的中国东北城市出生、成长。年轻时,他曾到其他城市发展,后来考虑父母年纪大、需要照顾,重新回到家乡。
2012年初回吉林市,姜海军从事房产经纪人职业。数年前,他转换思路,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我最早是本着一个‘利己’的状态。”春节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姜海军坦率地说。新冠疫情期间,看到短视频的影响力,姜海军开始运营自己的账号,于2020年12月21日开通第一场直播,最初是为了“更好地卖房子”。
“后来,我希望增加粉丝,就决定去拍一下户外的场景,那吉林市的户外有什么?毫无疑问是雾凇。”姜海军还记得,2020年他到阿什小雾凇岛拍摄时,仅有寥寥无几的观赏者,多为吉林市本地人。
他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冒着严寒为观众播报雾凇情况。慢慢地,直播间里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几百人,累积到了千余人。
不少外地观众感兴趣地询问“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时间可以看?”“当地交通如何?”姜海军不从事旅游行业,生怕讲得有差池,便“恶补”相关知识,再热情地向观众介绍雾凇和吉林市其他美景。
他没想到,不少直播间观众因此来到吉林市,进而了解这座城市,了解这里不仅有美轮美奂的雾凇,还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各式各样富有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和淳朴好客的市民。
姜海军透露,有观众开始询问房价、居住环境,想在吉林市购房。“这就又回到了我的老本行。”姜海军笑说,已经有多位信任他的观众,通过他的介绍买了房,定期前来居住,“冬天滑雪、夏天避暑”。其他时间,房子交给姜海军打理、做短租。
“这种旅居房,也是一种推广家乡的新路径。”姜海军说,他会继续做好“雾凇播报员”,也愿意通过新媒体的方式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吉林市。
“家乡好,咱自己就好了。”姜海军如是说。中新社记者在春节期间走访时注意到,和他一样,许多吉林市市民对于近些年文旅发展有很深的参与感、获得感。
今年7岁的王琳希和12岁的段欣怡,因吉林市近年来多个博物馆陆续开放,在家长鼓励下当上了“小讲解员”,向游客介绍本地历史、文化和风景。
她们对记者表示,能够为观众、特别是外地游客介绍家乡,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56岁的市民孔丽平表示,这几年来,随着文旅发展,明显感受到大家的“精气神变好了”。每逢重要假期,公交车免费乘坐、博物馆延长开放,也让她更有意愿出门多走走、多看看,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蛇年伊始,吉林市雾凇相关景区和各大滑雪场、博物馆、公园等继续迎来大批游客。包括姜海军在内的吉林市市民怀揣美好愿望,希望城市越来越好,民众生活祥和平安。(完)
一些美西方媒体一看到中国安全官员访问缅甸,就下意识地对相关安全合作进行西方式“脑补”。他们有的戴着意识形态眼镜,暗示缅甸仍是国际社会中的“异类”,对中缅在安全上“走近”十分警惕;有的则联系缅北最近的战乱形势,将中国描述成试图干预,甚至操纵缅甸内政的一个强权。不得不说,这些想象都是高度西方化的,它们反映出来的是美西方政治精英头脑中的安全观,而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正如韩女士所言,在未规定房票不可以转让交易的城市,催生出了一部分人进行房票的买卖,手中有多余房票的苗先生正在了解相关情况。
嗓子疼、咽痛、咳嗽、发烧、感冒……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的到来,不少人都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症状,甚至在一些医院儿科已经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