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见闻)舍台大、学中医 台青游季勳期清华大学网址许新年新进步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题:舍台大、学中医 台青游季勳期许新年新进步
中新社记者 陈建新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首卷论述医德的部分内容,也是台湾青年游季勳深为敬仰的一段话。
“它告诉人们,作为一个医生需要具备何种品德,读下来让人感受到一股很强的信念。”农历乙巳蛇年,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已有两年的游季勳期许自己继续精进临床技能,在提高诊疗精准度上更进一步。
出生于1998年的游季勳,来自台北。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接连念完本科和硕士后,他选择留在北京工作,并于去年8月入职朝阳区一家中医医院。
“在京多年,对这里比较熟悉,也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游季勳如是说。在他看来,一些大型三甲医院竞争激烈、学历门槛较高,但各类医馆、社区医院、二级医院有不少工作机会,“综合考虑下来还是想先在北京发展”。
游季勳的从医路和家庭有关。父亲是台北的西医,爷爷和叔叔在彰化开办中医诊所。记忆中,从台北回到爷爷家,他总爱从中药柜里拿出各种药物,一边闻一边好奇地向爷爷请教;也会被爷爷、叔叔为患者号脉,婶婶在一旁捣药的场景吸引,“画面很安静,又很专注”。
在此氛围熏陶中,从医的种子悄然埋下。2016年,游季勳高中毕业,原本被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录取,更想学医的他,通过学测(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的简称)成绩申请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的根在大陆,也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创新。民众认可度以及政策扶持程度比较高,前景广阔。”
来到北方,游季勳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攻读中医学专业之余,他还辅修针灸推拿,“这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许多中医在诊治时也是针药并用”。为积累临床知识,8年求学期间,他去往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多家医院及诊所实习、培训。“透过实践,不仅拓展了对于各类疾病的认识,也更深刻了解到临床工作的不易。”
得益于实践经历,游季勳入职后上手很快。在医院门诊部中医科,他已开始承担多种疾病诊治工作。他和同事们也常去周边社区、企业义诊,为民众就近提供诊疗服务、普及健康理念。
作为年轻医师,初入职场的游季勳也曾遇到一些困难。“有的患者看你这么年轻,会质疑你的专业度和可靠程度。”他坦言,遇到此类情况,只要根据所学进行诊断治疗,用疗效说话、建立信任,久而久之,患者的正向反馈越来越多。
这个春节返台过年,游季勳安排得满满当当:回彰化老家过除夕,去桃园姥姥家拜年,与朋友同学见面、分享彼此近况。身为门诊医生,他希望,新的一年,进一步提升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服务。(完)
3。坚持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推动重大生态环保改革举措优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指导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自愿碳减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探索完善环保信用评价与修复机制,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深入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支持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园区。拓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场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生态、大气、固废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促进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和行业环评管理效能,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预防效力。在大气环境容量偏低的区域,涉气重点行业落实好产能等量置换要求,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结构。
据央视《新闻联播》消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23。集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按程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到自贸试验区长期工作的,地方可按照有关规定,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人才,“一事一议”给予支持。支持地方为优秀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补贴,对优秀的博士或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经费支持,吸引人才来疆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