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粤黔联手组香港特马织专列 运载务工人员入粤返岗
中新网广州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5日20时13分,由广东、贵州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组织的返岗专列D4249次列车抵达广州南站,载着1200多名贵州籍务工人员返回广东。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205/1dc5f1b7-5081-4b4c-beac-3cea0fd61b73_zsite.jpeg)
“我18岁就跟着姐姐来广东深圳打工。”今年43岁的贵州籍务工人员胡家腾从玩具厂操作工起步,一路成长进步,如今在一家电子企业担任带班协调员,负责十几个工人的排班安排。谈及工作收入,胡家腾反复强调“稳定”二字,“这份收入对养家至关重要,我会继续踏实干下去,相信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当晚,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这批贵州籍务工人员有序搭乘接驳大巴,返回各自就职的企业,开始了新一年的奋斗。
春节假期刚过,南粤大地上开工复工忙。广东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前谋划,依托省际劳务协作机制,密切加强与东西部协作省区和重点劳务输出地的沟通对接,加密频次组织开行免费返岗专列,积极为务工人员入粤返岗提供便利服务,为企业按时复工复产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广东省各级人社部门深入实施“南粤春暖”行动,除组织包车、专列外,还在线上平台和线下公共场所广泛发布就业信息,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开展用工保障和就业帮扶等系列服务。据介绍,广东将组织举办多形式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00多场,预计组织超10万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200万个左右。
同时,从大年初五(2月2日)起,东莞、佛山等市组织本地区重点用工企业,前往广西、贵州等省际劳务协作地区开展“送岗上门”等专项活动。
2月6日至7日,广东省人社部门还将组织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的40家企业赴贵州毕节、六盘水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专项招聘活动,帮助更多贵州籍劳动者特别是脱贫劳动力转移到广东就业。(完)
7。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建设边境仓、海外仓,鼓励优势企业在中亚国家建设海外仓,构建多仓联动跨境集运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边境贸易商贸中心和商品市场夯实市场采购贸易发展基础,按程序申请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集聚供应链管理、贸易中间商等功能性企业,探索开展离岸贸易,培育具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中转集拼和国际分拨业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两头在外”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维修业务。建立“一次检测、一次运输、一体化作业”整车保税仓储“三个一”监管模式。整合中亚粮食、棉花等优势农产品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粮食加工、棉纺企业做好粮食、棉花进口业务。
根据芜湖的规定,申请人申请“商转公”贷款时,公积金账户应处于正常缴存状态,且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含)以上。办理“商转公”贷款涉及的房屋需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且权属明晰,且有“先还后贷”和“以贷还贷”两种方式。
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决定统一适用于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内的综合保税区以及合作中心的实施范围和税收政策适用范围维持不变。本方案提出的各项改革政策措施,凡涉及调整现行法律或行政法规的,按规定程序办理。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