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决战”华山之巅澳门资料大全免费正版资料澳门!这群扫雪人崖壁清雪守险关
陕西华山是假日旅游胜地,但就在春节前,华山遭遇了持续30多个小时的强降雪,景区按照预警关闭。为了不影响春节期间接待游客,景区200名环卫工人争分夺秒扫雪除冰,想赶在除夕当天恢复营业。他们的目标实现了吗?现在华山景区情况怎么样?
“决战”华山之巅 扫雪人崖壁清雪守险关
1月25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华山时,大雪已经连续下了14个小时。当时景区封闭,主要干道全部被白雪覆盖。环卫工人分成了不同小队出发清雪,此时距离除夕还有不到3天。
为了避免道路结冰,雪需要随下随清。趁雪势稍弱,华山景区环卫工人郝强带领的小队从东峰向上攀登,清理沿路的积雪。
东峰是华山的第二高峰,也是游客们观赏日出的主要景点,随着队伍到达金锁关,清雪工作变得艰难起来。因为从这里到山顶有近2.5公里的陡峭山路,最陡的坡度超过了70度,光台阶就有400多级。
像这样的山路,大型的除雪设备用不上,郝强和同事拿着扫帚、雪铲、铁锹扫雪。雪特别厚的地方,可以用吹风机先把雪吹开。
沿东峰的步道忙了两个多小时后,郝强和同事们接到新任务,南峰山顶风雪大,他们这队要赶去增援。南峰是华山的最高峰,是游客必打卡的地方。
华山景区环卫工人 郝强:南峰是华山最高峰,大家来登高祈福。
记者赶到南峰顶时,山上风雪交加,雾气也重,能见度很低。游客们绑在山顶的祈福飘带和著名的南峰迎客松,都在风雪中晃动。
华山景区环卫工人 郝强:这个松树就像我们一样,不管风再大、雪再大,依然坚守在这里。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下午4时,由于风雪过大,为了安全,扫雪工作被迫终止。大家开始从南峰向西峰方向下撤,这条路部分台阶上的雪还没有来得及清理,队员们放慢了脚步。
1月26日凌晨3时,华山的雪终于停了。根据预报,未来几天暂时没雪。此时距离除夕还有不到两天,大伙儿抓紧干活,希望景区能够赶在除夕当天如约营业。
郝强的扫雪小队这天的任务是清除“鹞子翻身”这段路的雪,这是华山最难的一段路。爬过“鹞子翻身”,再穿越一段小路,就可以到达华山海拔最高的亭子——下棋亭。这段路是一段垂直的悬崖。
要具备攀爬的条件,唯一可以踩住的石梯就要绝对防滑。趁着队里同事正在清理其他路段,郝强佩戴好冰爪和安全带,下到悬崖区域开始逐段扫雪。记者也跟随他,沿崖壁而下。
石梯凿在绝壁之上,每一层仅容单脚站立。郝强一手抓着铁链,一手拿着扫帚,背对悬崖,一步步向下清扫。
记者:你在这样的峭壁上扫雪是啥感觉?
华山景区环卫工人 郝强:惊险刺激。这个就得慢慢一笤帚一笤帚扫,没有别的办法。好多游客都慕名而来,就是奔这个来的。所以说咱辛苦点无所谓,让他们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去。
经过了两天多的作业,华山的主干道和主要景区的积雪清除完毕,1月28日除夕,华山如约开放,当天有4800多名游客来到这里,感受雪后华山的雄姿与风情。
1月30日(正月初二),记者再次来到华山,这天的天气格外好,“鹞子翻身”景点也恢复开放了。游客们争相排队体验,峭壁之上,是勇敢者们的酣畅淋漓。
华山险路已无冰雪 游客体验“鹞子翻身”
经过环卫工人的不懈努力,华山景区不仅在除夕如期开放,而且迎来大客流,从除夕到正月初三,景区累计接待了4万多名游客。
昨天,总台新春走基层记者在华山景区,再次见到了郝强这支扫雪小队,他们正忙着维护景区的环境卫生。而爬完“鹞子翻身”的游客们,大呼过瘾!
记者:爬完“鹞子翻身”感觉怎么样?
游客:感觉挺好的,不愧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工作人员也太辛苦了,这么厉害,设施都做得很好,很安全。
记者采访游客的时候,又遇到了郝强所在的小队,他们这天的任务是沿着步道清理垃圾,做好环境维护。记者把在“鹞子翻身”采访游客的视频放给郝强看,他开心地笑了。
华山景区环卫工人 郝强:我们就是为了游客他们开心,他们开心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我们真值了!
揽客方面,“老家河南”遥遥领先,接待国内游客6168.1万人次;安徽排在第二位,接待游客4974万人次;山东紧随其后,接待国内游客4871.2万人次;四川位列第四,共接待游客4207.58万人次。此外,广东、贵州、浙江、江苏接待游客均超3000万人次。
雷海潮出生于1968年4月,山东德州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先后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他曾任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主任,北京市卫健委主任等职,于2020年10月升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针对全年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认为,首先是消费分层,未来的消费追求性价比以及多元化、细分化的体验,比如体育旅游、影视旅游、美食旅游等多种主题旅游。其次是各地要持续提高集成化的创新能力,从策划定位的细分市场、产品方向、业态组合、运营优化等方面着手,“投建运”的开发运营未来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