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见香港免费正版资料大全网闻)国际人才海南自贸港新春招聘会寻机遇
中新社海口2月8日电 题:国际人才海南自贸港新春招聘会寻机遇
作者 张茜翼 沈南
“很高兴在海南找到心仪的工作。”8日,来自海南医科大学的尼日利亚留学生方惠(Ike Favour)在海南新春首场大型招聘会上成功签约,接下来她将在东方市人民医院开始实习。
当日,海南省2025年春节返乡人才对接会在海口举办。本次对接会聚焦海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人才需求,招聘岗位涵盖能源、物流、通信、金融、建筑、互联网等诸多行业,超250家用人单位现场提供超过1万个岗位,其中为国际人才提供约3000个岗位。
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吸引来自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近80名国际留学生积极参与。他们与用人单位展开深入对接,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机遇。
“我会中文、印尼语、英语,在找工作的时候会更有语言优势。”今年大四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路娜迪(Nadya Harum Bunga),选择毕业后留在海南发展。她说,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尤其是在旅游、文化和经济领域。她希望利用自己的长处,帮助印尼企业拓展中国市场,同时将海南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广到印尼。
活动现场,海南医科大学10名外国留学生与东方市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签署实习录用协议。据介绍,这10名国际留学生将在经过“3个月实习期+3个月试用期”的考察后,与接收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在两年的聘用期内,他们经过中国医院的系统培养后可考取执业医师资格。
海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万科告诉记者,海南自贸港建设稳步推进,国际人才的就业机会明显增多。不少用人单位向学校发出用人需求,涉及医生岗位、推广岗位、服务岗位等。学校也在针对性地培养外国留学生的语言沟通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岗位需求。
多位外籍人才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外籍英语教师岗位投递简历。该县教育局副局长林鸿钢称,随着海南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籍人才的综合素质普遍提升,教育部门在招聘时增加了新的考量维度,包括应聘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汉语掌握水平以及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融入程度。
招聘会上国际化成色足。记者看到,招聘会特别设立国际人才服务区,为国际人才提供量身定制的人才对接服务。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局长赵微表示,海南近年不断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机制。自2018年4月以来,已有超过85万名各类人才来琼发展。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持续落地见效,将为全球英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完)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打造促进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构建新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助力创建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为共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访问缅甸,同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举行会面,与缅甸内政部部长雅毕共同主持了中缅第七次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并会见了缅甸移民和人口部部长敏载。由于这次是中国负责安全的高级官员访问缅甸,安全合作自然是双方聚焦的重点,比如深化执法安全合作,在打击电诈网赌、反恐、禁毒、湄公河流域执法、重大项目安保等领域加强合作等。这是中国对外安全合作的一个缩影,对外界来说,准确理解这些访问活动的意涵,将有助于读懂中国的安全观,这很重要。
8。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聚焦棉纺、番茄、硅基等优势产业,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加快构建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棉纺、番茄、硅基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对接,提升内外标准一致化水平。统筹推进棉花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认证品牌。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综合展会开展组展招商工作,安排一定面积展销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加强非商业性境外展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参加特色产品国际展会。加强与行业商协会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进批发市场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企业举办特色产品主题消费活动,推动电商平台等设置特色产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