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节假期已过半,热门旅2024年新澳版资料正版图库游景点仍在“堵人”
“狮子林假山堵人了!”2月1日一早,就有前往苏州狮子林游玩的游客向澎湃新闻发来了旅游景点“人从众”的照片。
2月1日,春节假期进入后半段,全国热门旅游景点人流量持续爆棚。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发布的内容显示,景区热度只增不减,整个景区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不论是“招牌”项目“跟着团长打县城”还是“苟队长娶亲”,抑或是“舞龙舞狮”“民俗秧歌”等演出,表演场地都被游客们围得水泄不通。
宁波前湾新区管理委员会2月1日披露的数据显示,自除夕至大年初三,宁波前湾新区主要景区及酒店累计接待游客超10.8万人次。数据显示,旅游高峰出现在大年初一、初二,大年初一,当天前湾景区和主要酒店接待游客2.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8.9%;大年初二客流量持续增加,游客接待量达5.6万余人次,同比增长高达51.8%。
宁波前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消息还显示,春节期间,熊出没推出的“酒店+门票”套餐吸引众多家庭预订,熊出没港湾酒店的订单量一路高涨,乐园单日最高接待量达2万人次。
九寨沟景区则在1月30日至2月1日连续3天达到淡季最大承载量2.3万人次。
2月1日上午,九寨沟管理局发布的公告还显示,九寨沟景区2月2日和2月3日的门票预订也已达最大承载量的2.3万张。
截至目前,已有多地旅游部门发布了春节假期前四日的游客接待数据。
1月31日晚间,上海市文旅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日前四天上海市共接待游客943.5万人次,同比增长7.61%。
据北京市文旅局消息,春节假期前四天,全市接待游客总量85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40.3亿元。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分别是:王府井108万人次,天安门地区83.8万人次,前门大街49.4万人次,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49.2万人次,地坛公园44.2万人次,天坛公园38.7万人次,颐和园32万人次,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20.5万人次,龙潭公园19.8万人次,南锣鼓巷17.9万人次。
湖南省文旅厅发布的消息显示,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春节假期前四天,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812.82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996.90万人次。根据银联商务大数据建模分析,假期四天全省累计游客人均花费575.91元。
据广东省文旅厅的消息,据初步测算,2025年春节假期前四日(1月28日至1月31日,除夕至初三),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1245.9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前四日同比增长6.1%;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271.1万人次,同比增长4.9%;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90.6万人次,同比增长5.3%;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176.9万人次,同比增长5.6%;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82.5万人次,同比增长4.2%。
到了春节假期第四天,仍有多个景区景点发布门票售罄提示。
1月31日晚间,西安发布的消息显示,陕西省部分景区、博物馆门票已经售罄、约满。其中秦始皇陵博物院截至2月3日的门票已基本售罄,如有少量退票将及时上架;2月4日门票尚有余量。截至1月31日19:00,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2月6日前的门票全部约满;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2月1日-2月4日门票全部约满;陕西考古博物馆2月5日前的场次全部约满;西安博物院2月6日前的场次全部约满。
不过,春节假期已经过半,旅游价格也开始进入“回落通道”。
澎湃新闻从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了解到,跨省游价格从2月2日(初五)开始回落,初七起开始回归至平日价格水平。以广东地区为例,粤港澳周边游从2月4日(年初七)开始回落,降幅最高近60%。
广之旅方面介绍,跨省游方面,今年春节黄金周的动车团和飞机团价格回落走势略有差异。其中,动车系列团从2月2日(初五)开始出现价格回落态势,2月4日(初七)起出发的团队基本已恢复至平日价格。
如春节期间该社的“贵州安顺、凯里、荔波动车5天”线路,春节前段最高售价3699元/人,从2月2日(初五)开始,价格下降至2899元/人,2月4日(初七)价格回落至2599元/人,总体降幅近30%。
而飞机团方面,第一波降价出现在2月2日(初五),以广之旅“云南丽江、香格里拉、大理、昆明双飞6天”为例,春节前段售价为7999元/人,2月2日直降2000元,售价5999元/人,降幅达25%。飞机团第二波降幅则出现在2月7日(初十)前后,出游价格基本恢复至平日价格。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2024年如何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稳是大局和基础,就是要多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进是方向和动力,就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先立后破是对稳和进的统筹兼顾,关键是做好新旧模式、新旧动能之间的衔接和切换。我们正在根据上述方针出台财政、金融、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2023年12月21日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以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机械臂操作在轨训练、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载荷出舱、实验机柜调试和第二次出舱活动准备等工作,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空间微重力物理、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空间科学实(试)验项目扎实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