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船舶集团外高桥造船累计交船总今日特马结果量突破1亿载重吨大关
中新网上海11月14日电 (记者 殷立勤)11月14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造船)为荷兰SBM OFFSHORE公司建造的第五艘世界独创的230万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捷豹”号签字交付。至此,外高桥造船全年交船22艘,提前一个半月完成年度交船目标,同时这更意味着外高桥造船成立25年来累计完工交付579艘(座)船舶和海工平台,共计1亿2587载重吨,成为中国第一家完工总量突破1亿载重吨大关的船企,谱写了中国造船业发展的新历史。
本次交付的“捷豹”号是外高桥造船为SBM OFFSHORE公司建造的第五艘世界独创的230万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已于11月5日顺利命名。该船沿用SBM公司独创的“通用型”船体设计概念,其基础方案是一艘储油能力达230万桶原油的FPSO船体。该船设计配置了多点系泊系统,能满足西非、南美等地区的海洋环境条件,适用于全球多个海域的油气开发作业。
载重吨不仅是衡量船舶运输能力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船企建造能力的重要参数,是全球公认的三大造船指标之一。自2003年6月22日交付首船至今,外高桥造船以年均交付27艘/476.2万载重吨的业绩稳居中国第一,在中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卷轴上书写了外高桥造船的华丽诗篇。
25年的砥砺奋斗和创新发展,外高桥造船高品质打造了大型邮轮、大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VLOC)、大型和超大型油轮、大中型和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液化石油气体运输船(VLGC)、大型和超大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半潜式和自升式钻井平台、海工辅助船等一批船舶和海工产品,多款全球首创、中国第一的船型陆续问世。
外高桥造船的兴起和发展,始终与中国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休戚相关,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跃居“世界先进船企”之列,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交船总量突破1亿载重吨,不仅是外高桥造船成立25年来谋求突破、精益求精的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船舶工业日益强盛、蜕变壮大,问鼎世界造船之巅的一个生动注脚和缩影。
不得不提的是,在这1亿载重吨产品中并没有涵盖外高桥造船历年所交付的14座高难度、高技术的海上钻井平台,包括世界首座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因为按统计规则,海工平台并不计算载重吨。此外,建造难度巨大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按载重吨计仅约1万载重吨。因此,外高桥造船能达成此次交船总量突破1亿载重吨的成绩就更加意义非凡。(完)
吴江浩:中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看中国经济应着眼纵深视野、进行全景观察,客观整体把握当下之形与长远之势。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用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的巨大发展。就当前和未来而言,盯着一些短期、微观数据,继续用西方经典模型分析判断中国经济,仍将是不准确的。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依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正如习近平主席讲到的,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尽管我们在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内外挑战,但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证券期货执法司法体系,优化行刑衔接机制,加强执法司法高效协同,加大行政、民事和刑事立体追责力度,全面提升“零容忍”执法效能。
2024年如何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稳是大局和基础,就是要多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进是方向和动力,就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先立后破是对稳和进的统筹兼顾,关键是做好新旧模式、新旧动能之间的衔接和切换。我们正在根据上述方针出台财政、金融、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