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广西宾阳上演民俗狂欢 千年“炮龙”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闹新春
中新网南宁2月9日电 题:广西宾阳上演民俗狂欢 千年“炮龙”闹新春
作者 黄艳梅 陈沿佑 陈冠言
2月8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一,具有1000余年历史的舞炮龙活动在“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震撼上演。中外游客在爆竹声中“炸龙”祈福,尽情享受热闹刺激的新春年俗。
宾阳舞炮龙习俗起源于北宋年间,是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有“中华一绝”之称。宾阳炮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209/42031813-0400-40c3-b197-1b4dfc5be28c_zsite.jpg)
当晚18时58分,百龙舞宾州活动开始。一条条游龙汇聚庙堂,待族上长者完成炮龙开光仪式后,锣鼓喧天,万炮齐鸣。一条条巨龙上下腾挪,走街串巷送祝福,数十万游客与龙共舞,蔚为壮观。
宾阳县坊间认为,舞炮龙可以祛除晦气,带来雨水、丰收、吉祥和安定,寄托了民众“求安、求福、求旺、求乐”的愿望。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209/4834803f-7feb-435d-ae7f-0bf21dfcc9dd_zsite.jpg)
宾阳县新桥镇人韦克萍特地从外地回乡过节。“我每年都盼着炮龙节,这是宾阳县一年一度最热闹的节庆活动,在外漂泊的宾阳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她说。
来自俄罗斯的游客Taya称,很早就听说宾阳炮龙节现场特别壮观,此次亲自体验她超级兴奋。
炮龙被视为新年神物,每条长约30至40米。炮龙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炮龙所经之处,夹道人群“狂轰乱炸”。活动现场,只见舞龙人头戴竹帽、赤膊上阵,挥舞着龙头龙身,进行“勇敢者的游戏”,任凭爆竹炸响弹落。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209/84d016aa-73fd-43f3-a0b4-1d7d8329f941_zsite.jpg)
炮龙是用竹篾、纸、布等材料扎制而成,主要有龙头、龙珠、龙身、龙尾、龙爪构成。制作炮龙需要全程手工,工序有30余道。当地扎龙匠人不断钻研扎龙技艺,积极促进炮龙文化在海内外传播。
今年37岁的陈新昆自幼就被炮龙文化深吸引,在10岁时就扎制出了第一条小炮龙。近年来,陈新昆融入个人创意及客户个性化需求,采用了多种创新制作技法扎制炮龙。其推出的蚕丝炮龙、“国潮风”炮龙、夜光炮龙等受到好评。
如今,炮龙节成为宾阳县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宾阳炮龙节获评“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今年,宾阳县举行非遗巡游、非遗音乐舞蹈诗首演、烟火秀、舞炮龙等系列活动,让当地民众及游客共庆佳节,进一步激发新春消费活力。(完)
吴江浩:中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看中国经济应着眼纵深视野、进行全景观察,客观整体把握当下之形与长远之势。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用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的巨大发展。就当前和未来而言,盯着一些短期、微观数据,继续用西方经典模型分析判断中国经济,仍将是不准确的。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依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正如习近平主席讲到的,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尽管我们在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内外挑战,但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张萍称,27日来园的共有243个孩子,除小二班外,其他班级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此外,所有的孩子吃的食物都是一样的,“都是一锅吃,别的班跟小二班都是一样的。”
一、印发事故通报并上网公开,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拆除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坚决防范群死群伤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