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家涨价“套取”国补补贴,被点名澳门六开彩免费精准大全!
中新网2月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6日,中消协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提到国补消费市场活跃,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
据中消协介绍,一是商家涨价“套取”补贴。一些商家在补贴前先抬高价格,再用国补优惠吸引消费者,消费者质疑补贴被商家或平台截留。二是使用国补后不给予价保。消费者购买了国补商品后发现价格大幅下降,要求补差价但被商家以“国补商品不参与价保”为由拒绝。三是商家原因导致消费者国补资格丧失。商家未按承诺时间发货,或者以库存不足为由强制取消订单,导致消费者国补资格丧失。
中消协举例,2024年12月16日,消费者马先生在某电商平台某品牌自营旗舰店支付8599元(原价为8999元,使用400元国家补贴)购买了一部手机。12月22日发现同款手机在其购买价格基础上降价700元,马先生按照平台客服要求重新下单比价价格为7899元(原价为8999元,使用400元国家补贴和700元平台优惠券)。马先生要求价保,但平台以新订单使用400元国补为由,只支持价保300元。马先生投诉后,该公司另行补偿400元差价。
中消协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补贴政策细则,细化国补商品的价格计算规则,防止商家虚高定价或通过涨价等方式套补侵害消费者利益。监管部门重点加强对补贴商品价格的检测,对参与国补商品的价格波动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异常涨价行为。平台建立完善售后保障机制,明确国补价保政策。同时,建立补贴名额恢复机制,对于未实际完成交易订单,自动返还消费者补贴名额。
中新财经注意到,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曾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对发现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打折”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套取补贴资金的经营主体,要第一时间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贴资金。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骗取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等违法行为。(完)
证监会将认真对待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包括批评意见,经过论证切实可行的马上就办,一时不具备条件的做好沟通解释,及时回应市场关切,依靠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把资本市场建设好、发展好。
三、依法依规对责任企业和责任人员实施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及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等行政处罚,于2024年5月23日前将该事故的处罚信息上传至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涉及住建部核发的企业资质和人员执业资格,依据事故调查报告及时向住建部提交处罚建议。
中国跟日本的情况不同。当年日本降杠杆是被动和急速发生的,我们在多年前就主动采取降杠杆措施,防范化解房地产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前中国银行系统是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但不是当年日本闪崩的情景。中国城镇化率比发达国家低十几个百分点,仍有大量新增购房和改善需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房地产企业信心和居民住房消费预期,实现房地产市场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