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山西大同,古都灯会璀璨夺目,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2月4日,山西大同,古都灯会璀璨夺目,吸引游客参观游览。图为南城墙关城内文艺表演。(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2月4日,山西大同,古都灯会璀璨夺目,吸引游客参观游览。图为火锅造型灯组。(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2月4日,山西大同,古都灯会璀璨夺目,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2月4日,山西大同,古都灯会璀璨夺目,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2月4日,山西大同,古都灯会璀璨夺目,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2月4日,山西大同,古都灯会璀璨夺目,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博汇股份被要求补税5亿元,则是因为公司生产的重芳烃衍生品被税务部门认定需要按照重芳烃缴纳消费税,博汇股份对此不认同,最终是否补税、如何补税等仍有待税企双方良性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