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十六载文香港特马脉相承 非遗“踩街”续写江南水乡文化新篇
中新网湖州2月8日电(胡丰盛 宋豪亮)2月8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迎来第十六届元宵文艺踩街民俗活动,这场以“我们的节日·春漾和孚”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吸引了近万名市民游客参与,共同见证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民俗狂欢。
上午9时,由舞龙队、地戏队、腰鼓队、马灯队等15支特色方队组成的踩街队伍正式出发。队伍分为“金蛇狂舞闹元宵”“灵蛇献瑞兴乡村”“福蛇迎春扬和孚”三大板块,由370余名当地民众报名参加,身着传统服饰,沿重兆路、星光大街、环河路等路线巡游表演,将和孚集镇的街巷装点成流动的文化长廊。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208/cdca9f72-6333-4f54-acf7-d0a289f016bb_zsite.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208/b2c932db-4f3f-4193-b5ee-a54cf3ff3ed1_zsite.jpg)
表演现场,荻港村地戏队的《八仙过海》《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重现了运河畔的千年传奇;佛堂兜村的“荡口马灯”表演以灵动舞步演绎渔家丰收场景,引得观众连连喝彩;来自民当村的腰鼓队和新荻村的太极武术串烧,则展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健身的巧妙融合。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来自上海的游客赵先生感叹:“这才是原汁原味的江南年味!”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系统”的核心区,和孚镇将传统民俗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陈塔村的“和美邻里扇子舞队”融合了水乡柔美与邻里温情;荻港村文化礼堂通过非遗传承课程培养了数十名年轻演员;漾东宣传队用方言快板唱响乡村振兴新貌;京鼓队以铿锵鼓点传递时代强音。今年已84岁的马灯传承人冯顺林感慨:“年轻时跑马灯是为谋生,现在是为了让子孙记住文化根脉。”
据悉,该活动已延续了16个年头,参演的队伍均由各村文艺团队自编自演和自发组织。活动当天,游客不仅能观赏踩街表演,还能体验鱼桑文化主题市集,品尝陈家菜、松糕、熏豆茶等非遗美食。此次踩街路线特意途经桑基鱼塘景观带,让游客在热闹中感受“桑茂、蚕丰、鱼旺”的生态画卷。(完)
“一般来看,公积金贷款作为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资金来源,各地基本上使用比较充分,多数地区超过90%。‘商转公’不属于常规的公积金贷款业务范畴,也只有在公积金资金比较充足的地区才有可能推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委会主任王业强此前对媒体表示。
依托双边政府间合作平台和联动机制,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大宗商品贸易、境外承包工程、边民互市等领域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
冯栢文表示,与10年前相比,外资企业在中国面临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外企要以‘中国速度’展开运营,这意味着在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保持敏捷”,冯栢文说,行业领先企业需要努力成为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中国为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开发、商业化提供了规模、成本和速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