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江门连续两年招引产业项目投资超2澳门精准资料大全免费000亿元
中新网江门2月9日电 (记者 郭军)中共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8日召开。会议提到,2021—2024年,该市GDP四年平均增速5.1%、居全省第4,去年GDP总量突破4210亿元。
据悉,四年来,江门深入实施“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成为广东新一轮发展投资的热点区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率先建成,领先美国、日本;江门双碳实验室发展成为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承担了国家、粤港澳地区一批绿色发展科研任务,成为江门与香港合作的标志性新成果;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加快建设。
江门连续两年招引产业项目投资超2000亿元,技改投资年均增速13.7%,成为全省第6个工业投资过千亿地市,蓬江智能家电、健康食品、江海安全应急、新会轨道交通、台山金属材料发展成为省级特色产业园,总量居全省第2。
面对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江门传统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稳步推进,展现强劲发展势头。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发展成为超千亿产业集群,船舶与海工装备、摩托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增加值近四年年均增长47.6%、13.3%、12%。
会议指出,江门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可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土地空间、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发展优势持续厚植、潜力不断积蓄。随着连通深圳的深中通道、连通港珠澳大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大湾区进入经济地理格局重塑新阶段,江门要努力成为大湾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投资兴业的优选地。
会议强调,江门今年将坚定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塑造江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要抢抓“澳门+横琴”发展新机遇,支持促进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聚焦澳门“四新”产业,加强与澳门、横琴在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中成药、原料药、文旅会展、科普产业、特色金融等优势产业合作,创新推出澳门历史城区、横琴长隆、江门赤坎华侨古镇等“一程多站”旅游线路,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要加强与香港、深圳合作,全力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建立与香港、深圳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加快推进香港·江门绿色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粤港新型工业化协同先导区、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深圳·江门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江门基地,共同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探索在大广海湾与新西兰谋划建设“两国双园”,加快中新(台山)国际经济合作重大平台研究及发展规划。
三要主动参与沿海经济带建设,大力发展滨海产业、湾区经济,在珠中江三市交界区谋划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探索珠西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四要加速推进“软硬联通”,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促进资源要素高效快捷流动,积极争取纳入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试点城市。(完)
吴江浩:中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看中国经济应着眼纵深视野、进行全景观察,客观整体把握当下之形与长远之势。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用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的巨大发展。就当前和未来而言,盯着一些短期、微观数据,继续用西方经典模型分析判断中国经济,仍将是不准确的。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依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正如习近平主席讲到的,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尽管我们在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内外挑战,但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融资协调机制是当前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破解房地产融资难题的创新举措。”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协调机制“应建尽建”原则,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资协调机制,既要高质量完成“白名单”推送,又要高效率协调解决项目的难点问题,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项目筛选,经金融机构确认后形成第一批合格项目名单。
我记得去年3月抵达日本履新时,日本媒体在机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努力维护发展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因为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近一年来,我怀着这样的信念和愿望,同日本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努力推进中日各领域交流合作。对于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我始终主张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妥善管控处理。这不仅是过去两国关系重建发展的宝贵遵循,也是未来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