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辽东湾三分新澳历史查询结果之一海域被海冰覆盖 冰情达到今冬峰值
中新社大连2月9日电 (记者 杨毅)中国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9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当日,辽东湾海冰面积达10018平方公里,三分之一海域被海冰覆盖,海冰冰情达到今冬峰值。
海冰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所特有的海洋灾害。辽东湾作为中国渤海三大海湾之一,由于地理纬度偏北,易受北方南下冷空气影响,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特别是在重冰年,海冰对海上工程设施、航运、水产养殖等构成很大威胁甚至破坏。
近期,随着东北地区寒潮、强冷空气来袭,渤海辽东湾冰情迅速发展。9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对渤海和黄海的监测结果显示,海冰总面积约20347平方公里。
其中,渤海海域海冰面积约16633平方公里,辽东湾海冰面积达10018平方公里,占辽东湾海域面积的32.74%,辽东湾海冰浮冰最大外缘线为42海里。
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海冰首席预报员黎舸表示,根据现场观测和卫星遥感信息,辽东湾海冰冰情已达到今冬的峰值,预计冰情将维持1到2日后逐步缓解。黎舸称,当前辽东湾海冰冰情与常年同期相仿。
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提醒海水养殖、渔业捕捞、海上交通运输、石油开采、港口码头以及其他海上施工作业的有关部门和公众,做好防冰抗冰工作。融冰期间,海上浮冰范围和密集度都将减小,但湾底重叠冰会破裂并向深水区漂移,提醒过往船只、油气平台等注意防范。(完)
此外,今年中新两军互动增多。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解放军海军导弹护卫舰玉林舰、猎扫雷舰赤壁舰将赴新加坡参加“中新合作-2023”海上联合演习及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随后8月底至9月中旬,中新“合作—2023”陆军联合训练在新加坡举行。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中新网11月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从“问世”,到“隐退”,再到“重出江湖”,在各地为提振楼市各出新招的背景下,曾流行于棚改高峰期的房票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