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影”“食”同欢、00后爱上非遗 盘一盘2023澳门正版免费码资料今年春节消费新亮点
今年春节假期,我国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彰显中国经济的活力。通过一组数据,看看今年的春节消费市场究竟都有哪些新亮点。
春节假期 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春节假期,全国多地出台景区门票优惠、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惠民措施,旅游消费潜力得到持续释放。北京、西安等地凭借悠久的文化底蕴,仍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冰雪旅游持续火热,“县域游”“乡村游”成为新热点,入境旅游市场稳步走高。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市场刮起“非遗风” 传统体验受青睐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消费市场刮起了“非遗风”。出行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非遗体验”搜索量上涨387%,“非遗手工”搜索量上涨790%。
传统非遗体验深受年轻游客喜爱,近4成非遗搜索者为“00后”。
破100亿元 春节档总票房再创新高
今年春节,电影市场人气高涨。截至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突破100亿元!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纪录。
为了让老百姓这个过年新习俗变得更加多样,今年春节档期间,“跟着电影去旅行”“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接续推出。在湖南长沙,“电影+美食”的跨界合作带来了大量客流。
长沙市民 陈楠:扫码报名参加了“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之后,只要在商圈消费一定额度,就可以送电影立减券。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春节期间,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全国各地掀起“换新潮”。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信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19亿件
今年春节假期,全国邮政快递行业业务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19.27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1.45亿件,同比增长31%,投递快递包裹7.82亿件,同比增长26.7%。
年货寄递仍是春节快递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快递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文化旅游等多元化需求将不断涌现。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 刘江:春节期间,生鲜产品、国货潮品、智能数码产品等需求持续释放,带动特色产品和节庆寄递业务明显增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月27日,兰州城关区一幼儿园多名儿童肠胃不适送医,有家长称疑似感染诺如病毒。目前,当地教体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已介入调查。
张萍称,27日来园的共有243个孩子,除小二班外,其他班级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此外,所有的孩子吃的食物都是一样的,“都是一锅吃,别的班跟小二班都是一样的。”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