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菲律宾1月通胀率2.9% 澳门正版管家婆资料大全环比持平
中新社北京2月5日电 马尼拉消息:菲律宾国家统计局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该国总体通胀率为2.9%,环比持平。
数据显示,通胀环比持平主要因各类别商品价格涨幅有升有降。
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高于上月,占1月总体通胀率的50.3%。其中,食品通胀率从上月的3.5%上升至4.0%,高于2024年1月的3.3%。数据显示,这主要由于蔬菜、肉类、鱼类及其他海鲜等通胀率较上月显著上升,抵消了大米价格指数的下跌。
住房、水、电、煤气及其他燃料价格同比上涨2.2%,餐饮及住宿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2%,均低于上月涨幅,部分抵消食品通胀的影响。
若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1月菲律宾核心通胀率为2.6%,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亦低于2024年1月的3.8%。
路透社援引菲律宾中央银行声明称,该国1月通胀情况与央行此前预测一致,尽管存在上行风险,但今年通胀率将维持在2%至4%的目标范围内。
另据菲律宾通讯社报道,菲律宾央行行长雷莫洛纳(Eli Remolona)本月1日表示,该国今年可能会将政策利率下调至少50个基点,央行还将讨论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00个基点,并可能于今年年中实施宽松政策。(完)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总的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聚集增多,要增强战胜困难、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底气。”
中国跟日本的情况不同。当年日本降杠杆是被动和急速发生的,我们在多年前就主动采取降杠杆措施,防范化解房地产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当前中国银行系统是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但不是当年日本闪崩的情景。中国城镇化率比发达国家低十几个百分点,仍有大量新增购房和改善需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房地产企业信心和居民住房消费预期,实现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