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央广时评】90亿人澳门 今晚开次的春运“大考” 合力共筑舒心回家路
随着新春的脚步日益临近,一年一度的全国春运拉开大幕。1月14日是春运首日,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数据显示,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7亿人次。今年为期40天的春运,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如此“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既是对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们社会治理协同能力的检验。
保障全国人民安心、舒心回家过年,需要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应对春运挑战。春运大潮的主体是自驾人员,预计自驾出行将达到72亿人次,占人员流动量的八成之多,灵活、自由、便捷的自驾出行方式已成为人们的首选。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对各方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应通过大数据预判需求,合理布局增设快充、大功率充电桩,实时共享充电信息等方式,引导车主错峰充电,强化配套电网,做好运维保障,让新能源车主放心出行、顺利回家。
春运之旅,充足的运力保障是重中之重。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客流需求研判,科学制定运输方案,优化运力配置,如铁路精准调图深入挖掘增运潜力、公路做好“兜底”保障、水路加大重点航线运力投放等,“多措并举”便利旅客的春运“回家路”。
春运之旅,平安是最快捷的回家路。相关部门要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做好防范恶劣天气的准备,确保铁路、民航、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安全可靠。春运期间的高速拥堵并不鲜见,譬如,每年大年初二,人们在这一天走亲访友拜年,全国高速会迎来拥堵小高峰,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发布相关服务信息,提醒旅客错峰出行,加强道路疏堵保畅工作,努力为自驾出行的人们创造更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春运之旅,贴心的服务让回家路更有温度。持续提升春运期间的服务水平重在细节,如保障好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出行、便利老年人智能化出行、提供精准精细的交通接驳信息服务等,让在途服务品类更丰富、更贴心,努力为广大旅客送上温馨、周到的服务。
春运是一场关乎亿万家庭团圆幸福的“大迁徙”,也是展现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便民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应对春运“大考”,需要各方携手、全力以赴,共同筑就一条安全通畅的回家路,让每个在外游子舒心、顺利地回家过年。(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和生)
经查,刘捍东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反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利用职权违规为他人职务晋升调整提供帮助;把手中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利益,纵容、默许亲属利用本人职权谋取私利;政绩观扭曲,揽权妄为,在工作中不正确履行职责;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沆瀣一气,大搞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土地出让、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陈之常随机走进栖霞区凤康园小区,现场检查电动自行车管理和喷淋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配备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