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闻1+1丨多地“新春第一会”新澳六开彩开奖号码记录登场 释放出哪些新信号?专家解读→
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多地“新春第一会”密集登场。南北同频,破局关键,拼经济、优环境、抢开局,各自起笔,不同主题里,描绘着怎样的发展新图景?又释放出哪些高质量发展的新信号?专家分析解读↓
多地“新春第一会”登场
为你画重点↓
📍广东
广东的“新春第一会”将主题继续锁定在了高质量发展。广东将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制造、具身机器人、工业设计和工业标准等领域持续发力,提出的目标是,要将广东打造成全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标杆。
📍安徽
安徽的“新春第一会”聚焦在了“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的目标是,要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全面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在重点产业领域突破5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达1200项。
📍湖北
湖北的“新春第一会”主题是,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会议提出,到2030年,力争全省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
📍上海
上海的“新春第一会”,发布了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在此前7版行动方案共实施了1101项任务举措的基础上,8.0版将再实施5方面58项任务举措。
我国首个14万亿元省份!
“产业”是广东“新春第一会”的关键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胡霞:我们要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传统产业方面,我们要通过数据化的赋能,通过技改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材料、新设备、新技巧、新工艺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老树焕发新芽;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汽车、新兴储能这些产业方面,我们要更加大幅度去鼓励扶持它的发展;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像AI等方面。
提升企业感受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来看“上海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陆铭:这里面集中体现了我们现在对于改造营商环境思路是有所变化的,原来我们政府部门更多讲我要怎么做,我自己想去怎么改善,但现在越来越去倾听来自企业的要求。如果企业有些痛点难点需要政府去解决,政府就着力去解决这些企业能够感受到的问题。同时,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和感受度,比如说这次的方案里讲到,以后有一些普惠型的政策,要要求中小型企业参加的比例达到50%以上。这次也明确提出要通过技术性手段,特别是大数据手段,提高监管效率,让企业能感到无感监测、无事不扰,使得企业能够安心自己的经营活动。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大问题下
有哪些老问题需要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陆铭: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老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国内市场环境,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层面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减少地方政府相互之间恶性的内卷式竞争。
这次营商环境改善方案明确提出,外来企业可以采取一些信息沟通的方式,让信息被当地政府所了解到,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外来企业能够平等享受本地的营商机会。
约谈指出,近日极兔速递、顺丰速运处理场所先后发生机械操作、装卸操作事故事件,充分暴露出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总部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分拣设备、货车装卸设备等安全防护不规范,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培训缺失,有规不依、冒险作业等依然突出,教训深刻。 约谈要求,极兔速递、顺丰速运要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责任措施等方面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坚决扛起安全责任,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最现实的“国之大者”落实落细落到位。要深刻吸取事故事件教训,举一反三。要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的原因紧盯不放,持续深化处理场所“四不”问题整治,全面排查分拣设备、装卸车辆等隐患,严查分拣员、装卸员违规操作问题,提升处理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欧三大全球性力量最近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作出了各自的努力。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30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被称为“有史以来政府为推进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所采取的最重大行动”。此前,白宫首席科学顾问还称赞英国邀请中国参加人工智能峰会是“了不起的主意”。而欧盟酝酿数年之久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进入了最后谈判阶段。
2012年1月,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扩股。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坚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开放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