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见闻)浙南“华侨岛今晚的特马是几号”发力“年经济”
中新社温州2月4日电 题:浙南“华侨岛”发力“年经济”
作者 周健
一叠洒金红纸,数瓶黑墨……要说新春佳节忙什么,意大利归侨肖德权肯定是挥毫泼墨。肖德权生活在侨乡浙江温州鹿城七都岛。连日来,他或写对联,或写“福”字,为当地侨胞侨眷送上祝福。
七都岛四面环江,与温州市区一桥之隔。12.7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上,超3.7万七都儿女分布在32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华侨岛”。随着今年春节消费“热”力全开,“忙”成了当地侨胞的生活主旋律。
在岛上的“鹭野星空”大白熊营地,欧式的西餐、咖啡、披萨炉与中式的灯笼、春联、围炉煮茶相得益彰。数年前,华侨邓卫东返乡,和合伙人一起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开创了这片“诗和远方”。
“春节客流量高涨,我还当起了端茶倒水的小工。忙,实在忙不过来。”邓卫东说,小时候七都岛还是个渔村,如今高楼林立,也不乏田园风光,便捷的交通、优质的生态,侨胞们在这里亦大有可为。
迷你版的埃菲尔铁塔、满墙的油画、白色的石膏像……另一位创业者陆焕斌经营的普罗旺斯法式花园西餐厅吸引食客时不时拍照打卡。这只是陆焕斌在七都创业的其中一部分,面对新一年,他谋划着推动华文教育如何更上一个台阶。
近年来,陆焕斌成立欧智侨云端华文学校,组织多场海外华侨华人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七都岛上的美景、风俗等已成为他用来创作教学视频的优质素材。
“通过夏令营等形式,可以将线上流量转换到线下,不仅促进文化交流,更能带动七都岛经济发展。”他透露,未来计划让村民传授“接地气”的知识,既丰富活动内容,也带动当地民众就业增收。
七都岛亦是侨务资源大省浙江的缩影。越来越多浙江籍华侨回到家乡创新创业,实现自身价值。肖德权对此也颇有感触,他笑着说,“在七都,侨胞们越来越喜欢寓意‘生意兴隆’的对联了,我得多写几副备着。”(完)
《方案》提出,赋予新疆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明确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强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等2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努力将新疆自贸试验区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同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20。推进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模式,开展音乐舞蹈、文化遗产、艺术展览、文化创意、竞技赛事等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支持申请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丝路元素的优势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旅游业提供岗位多、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依托新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支持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联合周边国家打造跨境旅游线路,研究开行国际旅游列车。实施“留学新疆”计划,委托符合条件的高校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对优秀留学生赴新疆高校学习予以奖学金支持,鼓励高校招收自费来疆留学生,培养服务自贸试验区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会议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