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国建成报汛站点1澳门2023全年免费资料5.4万处
本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我国建成报汛站点15.4万处,地下水监测站3.5万处,取水计量监测设施153万处,我国首颗以水利命名的遥感卫星“水利一号”成功发射,31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实时接收,水利智能感知能力全面提升。
水利部实施“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夯基提能行动,统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积极打造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为水利治理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撑。北斗、人工智能、大数据、激光雷达、测雨雷达、三维重建技术、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等在多领域深化应用,建成了三峡、丹江口、小浪底、大藤峡等一批数字孪生工程,初步建成河套、淠史杭等49处数字孪生灌区,全国建成709个县域农村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
2025年水利部继续完善“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全面启动国家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工程(一期),深化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数字孪生应用,持续推进数字孪生三峡、小浪底、丹江口等工程建设,统筹推进水库、堤防水闸、蓄滞洪区、调水工程、灌区、农村供水工程等数字孪生建设,推进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不断完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2日 02 版)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是在中国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具体组织和开展的活动。2023年是评选活动开展的第9个年度。经成员学会筛选并推荐,联合体征集到项目共55项,其中知识创新类42项,技术创新类13项。经评选专家委员会中基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领域的67位专家,其中两院院士32人,进行通讯函评投票,评选出得票数排名前10的项目,包括6个知识创新类项目和4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最后经联合体主席团集体核定,并报请中国科协批准,确定了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吸取教训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痛定思痛、痛下决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务实踏实的作风,切实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整治,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