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节特色民俗盘点,感受卡巴斯基杀毒软件免费下载中国独特年味!
文/赵斌 李博
祭四老爷、抢头鸡水、给果树喂年饭……
这些各地过年习俗有哪些寓意,继承和保留这些民俗的意义是什么?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少峰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这些民俗的继承和传播,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认同至关重要。
土家梯玛(祭司)在湖北恩施梭布垭石林景区土家庙会上举行祭祀仪式。(资料图)中新社发 文林 摄
祭四老爷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有祭祀“四老爷”的习俗。相传四老爷是四位财神,住在武陵山上分别主管四个季节。四老爷教人们种五谷、驯六畜、做生意,帮助大家富裕起来。此后人们每年除夕夜祭拜他们以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陈少峰表示,过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春节民俗对于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一些过年民俗活动,大都意在加强参与者对家庭、家族以至于民族和国家的情怀。
“抢头鸡水”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们在大年初一“抢头鸡水”的做法也颇为有趣。早上当鸡叫头遍,“抢头鸡水”的人迅速起床,担上水桶悄悄摸到水井边,并且只能用瓢轻轻舀水,舀满水桶后就开口大叫“抢头鸡水啦”同时,挑水者燃放鞭炮,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谁家抢到了“头鸡水”,这一年就会更有财源。
给树喂饭
在湖北恩施来凤县,土家族吃完团年饭后,先用沙刀在树干上砍一条缝,再往树缝中塞一点米饭,两个小孩恭敬站立树前,开始一问一答。一个问“结不结?”一个答“肯结。”这样做,一来是给果树“放水”,二来是盼望它来年结的果实又多、又大、又甜。
陈少峰认为,这些独特的春节民俗活动能够传承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群众参与度高,人们都喜欢通过这些活动来祈福。
打树花 跳傩舞
除了舞狮、舞龙、扭秧歌,还有一些新奇的过年表演。
舀起一勺滚烫铁水,猛力泼洒至古城墙上,铁水炸裂溅射,迸发出万朵绚丽的火花。这是每年春节在河北张家口蔚县上演的打树花,是当地别具特色的古老节目。
艺人们带着傩具,手持开山斧,跳跃翻滚,动作粗犷豪放,象征劈山开路、驱邪逐疫——这是春节期间,在安徽、贵州、江西、湖南等地表演的傩舞。这些节目既有表现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典故的,如《魁星点斗》,也有反映民间生活场景的,如《窜桌子》。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江棘曾撰文称,傩舞不仅是教科书中具有起源和发生学意义的戏剧活化石,更是一股涓涓活水,真切地汇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江大河之中,奔腾至今。
陈少峰强调,我们应在保持习俗原有特征的前提下,结合当下进行创新,这是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
异域同庆
在全球各地的华人中,还保留着不少春节习俗。
在印度尼西亚,一些华人还在家拜天公和土地公,拜完后需要通过“puapue”(福建话,指两个半月形状的木板)来验证神灵是否满意。如果是一正一反,表示神灵满意,则可以停止祭拜;若是两个同面的,则表示神灵不满意,如果连续三次都是这样,那就要过一个小时再继续拜。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文化融合,也体现出平衡情感和维系认同的文化功能。
韩国过春节,当地特殊的民俗有挂笊篱、祭祀、岁拜等。民间认为挂笊篱可以抓来一年的福德,象征来年将丰衣足食。
相比之下,中国在做决定时考虑的都是事情本来的是非曲折和必要性。中国对相关对话始终持开放态度,依据的就是有没有必要性,而不是仅仅因为英国国内的一些狭隘表现就赌气拒绝对话,体现的是中国对全人类负责任的态度。
今年10月2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介绍称,近期,中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彼此关切的葡萄酒、风塔等世贸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妥善解决的共识。8月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的“双反”。公开资料显示,在实施“双反”措施前,中国是澳大利亚大麦最大的出口市场。
英国雄心勃勃办的首届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即将于11月1日和2日召开,在英国筹办之初就冒出一个是否邀请中国参会以及中国会不会出席的问题。据英国媒体最新的报道,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还有来自中国外交部、科技公司和学术机构的代表,将应邀参会,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同行就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达成国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