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见闻)侨乡文昌“送灯”巡游寄心意最准一肖一码100%精准的评论
中新社海南文昌2月10日电 题:侨乡文昌“送灯”巡游寄心意
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回海南文昌老家过年,这是我多年来的心愿。”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永久名誉会长林秋雅近日受访时说,今年家乡会文镇宝石村轮到她家做“灯首”,她专程从马来西亚回乡主持村里传统年俗“送灯”活动。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210/06694d3b-9f13-49e8-bd8a-443538bb8515_zsite.jpg)
“送灯”是侨乡文昌部分乡镇的传统年俗。据清咸丰《文昌县志》记载:“自十二夜起,曰开灯。作灯市,剪彩为花及鱼虾、走马各样。人或掇灯球归家,置席下,以许生儿则送灯。”这一习俗在文昌至少已流传100多年。各村“送灯”没有统一时间,一般在正月初三到十五期间举行。
2月9日(正月十二)傍晚时分,宝石村热闹起来,在锣鼓和鞭炮声中,村民们在“灯首”家中点燃花灯。这些花灯的“骨架”用竹篾编织,大部分是传统造型,也有“飞机”“大鱼”等造型,“皮肤”用彩纸手工剪裁而成,灯上印有“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丁财贵寿”等吉祥语,有的还配有人物风景画。灯笼底部,点着一支小蜡烛,烛光透过薄纸,别有一番韵味。
随着天色变暗,6名童男童女扮相的盅盘舞表演者开始演出热场。盅盘舞演出结束后,鞭炮声响起,送灯队伍开始环村巡游。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210/fd9cd2bf-3cd0-44af-a7a7-a1e92d9ad327_zsite.jpg)
巡游队伍由“灯头”引领,公灯、喜灯和小彩灯紧跟,大人小孩成群结队敲锣打鼓挨家挨户“送花灯”。到达一户人家时,送灯队伍最先进入屋里,盅盘舞表演者开始演出,人们举着花灯围聚在外围,盅盘舞表演结束后,爆竹响起,送灯巡游队伍前往下一家……最后再将这些花灯全部送进公庙。
“今晚有三个村民小组要‘送灯’,大概到夜里12点结束。”宝石村村民黄循玉说,村里每年正月十二“送灯”,家家户户杀鸡祭祖,迎花灯。在文昌话中,“灯”和“丁”是谐音,“送灯”表示送去“人丁兴旺,家景兴隆”之意;将花灯送进公庙则体现本村人丁兴旺,祈福村主公保佑全村子孙平安、生产丰收、六畜兴旺。
林秋雅女儿郭庆龄首次回乡,为家乡特色文化传承感到高兴。“这里过年的民俗与众不同,村里的建筑古色古香,还有诸如温泉等特色资源,发展民宿旅游大有可为。”郭庆龄说,希望今后有机会多带家人回乡感受。
“无论走多远,海南永远是我们的根。小时候常听母亲说家乡的‘送灯’活动很热闹,这次有机会带着家人回乡参加,有着丰富寓意的花灯和热闹的盅盘舞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年味。”林秋雅说,大家因为共同的年俗活动聚在一起,聊家常叙亲情,这是传承家乡文化很好的方式。(完)
这份民调的调查时间为10月24日到25日,由访员进行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完访人数1070位,样本代表性与加权采用“比例估计法”,调查范围是全台22个县市,年满20岁以上民众。
19。强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亚五国”相关合作机制、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国际交流平台和多双边机制作用,支持参与或承办相关框架下活动。不断完善合作中心三级联动机制。高质量举办中国—亚欧博览会,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合作举办国家主题展会和行业专题展会。优化合作中心出入境通行证办理程序。
20。推进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模式,开展音乐舞蹈、文化遗产、艺术展览、文化创意、竞技赛事等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支持申请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丝路元素的优势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旅游业提供岗位多、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依托新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支持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联合周边国家打造跨境旅游线路,研究开行国际旅游列车。实施“留学新疆”计划,委托符合条件的高校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对优秀留学生赴新疆高校学习予以奖学金支持,鼓励高校招收自费来疆留学生,培养服务自贸试验区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