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纪事】过境免签热度不断 上海虹桥机场口岸外国旅客持黄大仙救世续增长
1月28日0时至2月4日12时,春节期间上海虹桥机场口岸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7.5万人次、出入境航班380余架次,出入境客流量较去年春节长假增长近8%。随着近期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持续推出,“ChinaTravel”、240小时过境免签热度不断。据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虹桥机场口岸共有近2000名旅客享受免签入境,蛇年春节外国旅客来沪旅游、探亲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
虹桥边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政策知晓度的进一步提升,预计将有更多外国旅客选择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华旅游、商务和探亲访问。(殷立勤 施慧 王昱萱 制作 刘鹏 视频来源 虹桥边检站)
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访问缅甸,同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举行会面,与缅甸内政部部长雅毕共同主持了中缅第七次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并会见了缅甸移民和人口部部长敏载。由于这次是中国负责安全的高级官员访问缅甸,安全合作自然是双方聚焦的重点,比如深化执法安全合作,在打击电诈网赌、反恐、禁毒、湄公河流域执法、重大项目安保等领域加强合作等。这是中国对外安全合作的一个缩影,对外界来说,准确理解这些访问活动的意涵,将有助于读懂中国的安全观,这很重要。
中缅“胞波”情谊深厚,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最希望缅甸尽快实现稳定,与缅甸一道合作共谋发展的态度永远不会变。这既体现在国家层面,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真诚态度,因为“共同安全”在中国社会内部有广泛而坚定的共识。但我们实现它的方式决不是以强力去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改造别国,这样的事情中国过去和现在没有做过,将来同样不会这么做。我们的选择是以老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用合作共赢的方式尽可能消除民生痛点,打击缅北诈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一些美西方媒体一看到中国安全官员访问缅甸,就下意识地对相关安全合作进行西方式“脑补”。他们有的戴着意识形态眼镜,暗示缅甸仍是国际社会中的“异类”,对中缅在安全上“走近”十分警惕;有的则联系缅北最近的战乱形势,将中国描述成试图干预,甚至操纵缅甸内政的一个强权。不得不说,这些想象都是高度西方化的,它们反映出来的是美西方政治精英头脑中的安全观,而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