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走基层丨多民族融合共同走向致富路 美美与共一家亲新澳门正版资料免费看
央视网消息:新疆和田昆玉市的和泰新区生活着8个不同的民族,近3000人,是一个典型的互嵌式社区。2016年,两个原本自然条件很差的村整体搬迁到这里,共同组成了这个新的社区。近十年来,多民族群众比邻而居,他们相处得怎么样?《新春走基层》,一起走进和泰新区。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昆玉市的和泰新区是当地最大的一个社区。这里的527户、2948位居民分别来自于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土家族、藏族等8个不同的民族。
大多数居民干的还是种地、养羊的老本行,但这里的羊可不是一般的羊。
在还没搬到新区时,艾力就是靠种地和养殖为生。他给我们看的这种能产多胎、成活率又高的羊是他的新邻居贾兴兵培育出来的“改良羊”。
贾兴兵之所以和大伙成为邻居,是2022年和泰新区为了发展养殖产业,特地把他从宁夏招商过来的。事是好事,可贾兴兵和社区刚开始推广时,邻居们都不大认可。
为了消除大家的担心,贾兴兵和社区联合举办了十多期培训,进行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的推广,但这并不能打消大家的顾虑,于是,社区想到了一个法子,买一批“改良羊”,免费给大家繁育。
艾力家就是第一批获得十只“改良羊”的居民,在贾兴兵和社区的帮助下,这些羊已经产下了50多只小羊羔,长到三四个月大,一只就能卖1000多块钱。
在艾力的热情邀请下,我们来到了他家作客。
艾力介绍,以前他居住的村子常年被风沙包围,人均不到一亩地,不少人家还住着草坝房。他家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民们大都和他一样,靠着最基本的养殖方法维持生计。当时大家住得分散,村两委也很难开展工作。而现在,大家搬到了一块,社区里定期组织交流培训等活动,给大家提供了不少相互学习借鉴、合作发展产业的空间,艾力还交了很多朋友。
在社区的大力推广下,村民们都看到了“改良羊”带来的效益。现在,村里56户都开始养起了新品种。
羊,是这里居民们增收的好帮手,但围绕着羊,也难免发生一些小摩擦。
这不,两名维吾尔族的居民就因为羊产生了纠纷,社区调解员们闻讯赶来劝架。
原来,社区居民凯尤木半个月前花5000块钱租了一块收割完的玉米地,专门用来放羊,没想到被邻居阿卜杜麦麦提家偷跑出来的200多只羊吃了整整五六个小时。
凯尤木索赔5000块钱,可阿卜杜麦麦提只愿意赔500块钱。双方僵持不下,调解员只能一对一做工作。
来来回回两个多小时,两人终于达成一致,因为地里已经没剩下多少优质玉米粒,就由阿卜杜麦麦提以1500元的价格接手这块地,一直到春耕,这笔钱里也包含对凯尤木的补偿。
春节期间,社区里的喜事儿多了起来,阿布拉江家娶了媳妇;依明家买了新拖拉机;托合提买买提拉着邻居徐瑾一起,筹备着社区的农机合作社;艾力和居曼瓦特参加社区村晚,也忙得不亦乐乎,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儿。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要解决这一问题,放松税收征管并非良策,因为这不仅涉及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渎职问题,也影响社会公平,毕竟各地税务机关征管力度不一,将影响企业公平竞争,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