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不怕虎的勇气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产生连锁效应;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在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接连点赞了多家科技创新领先企业。
2024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14万亿大省,GDP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民营经济贡献了广东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业、90%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力度将更大。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广东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局,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在粤发展。
农历新年首个工作日召开新春第一会,成为多地开年的必选动作。三里河发现,从上海、江苏,再到河北、辽宁等,无不以营商环境为重点拉开蛇年序幕。
上海连续8年在开年吹响“优化营商环境”号角,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文件大标题加上“提升企业感受”这些字,抓住了“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服务企业”这一关键。
福州新春第一会上,400多位民营企业家人手一本厚册子,囊括了福州市营商环境政策解读汇编、主要产业政策汇编清单、金融惠企产品政策清单等干货。
企业敢不敢来、来了能不能留下,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基本面,更要看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以及市场的公平竞争空间等深层次因素。
营商环境是一地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也是长远发展的金字招牌。过去一年,各地抢企大战持续火热,哈尔滨打造“讨好型市格”,突出服务意识,2024年新登记经营主体19.3万户,同比增长15.46%。新登记企业增长率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可见,想要在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通过优化“营商”实现“赢商”。
长期以来,我国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如今,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有效应对风险、创造最大确定性的重要一环。
中国贸促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显示,近九成受访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较2023年提高2.1个百分点。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这需要新春第一会的筹谋规划,也需要静水流深的长期主义。
(“三里河”工作室)
第二,议程设置失灵。新任领导刚上任,却没有提出让民众有感的重大改革行动,欠缺议程设置能力,迄未展现其领导能力,无法主导政治议程,反而任由蓝白“在野”党主导议题引领风潮。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要解决这一问题,放松税收征管并非良策,因为这不仅涉及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渎职问题,也影响社会公平,毕竟各地税务机关征管力度不一,将影响企业公平竞争,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