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人道物资供应增加马会传真内部绝密信封资料 需求依然紧迫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日内瓦消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5日消息称,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当地人道物资供应显著增加,人道准入条件有所改善,已有超过100万加沙民众获得粮食援助。
据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官网消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5日指出,停火以来,有超过56.5万人从加沙地带南部前往北部,同时有超过4.5万人向南迁移,目前人口流动整体速度有所放缓。加沙地带200多万人完全依赖粮食援助,对食品、饮用水、帐篷等基本生活物资的需求依然紧迫。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表示,加沙地带人道准入条件改善使得人道主义机构能够扩大救援物资和基本援助的覆盖范围,目前除进入缓冲区外,人道援助行动基本无需与以色列协调,提高了援助效率。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指出,停火以来大批人道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前两周的重点是粮食供应。过去两周,世界粮食计划署向加沙地带运送超过1000万吨食品,惠及约100万人。同时,向加沙地带5家面包房提供燃料,使其产能提高40%。巴勒斯坦红新月会报告称,至少3000顶帐篷3日运抵加沙地带北部,预计未来几天还将有7000顶帐篷运达。
在扩大医疗援助方面,截至4日,共有25支紧急医疗队在加沙地带行动,大部分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此外,拉法口岸重开,1日至3日,105名患者(其中100名为儿童)及176名陪同人员被成功转移至埃及接受治疗。
在交换被扣押人员方面,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协助下,自停火以来已进行4次交换。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释放18名被扣押人员,以色列释放583名被扣押人员。(完)
18。推动内陆口岸经济创新发展。支持乌鲁木齐药品进口口岸建设,提升口岸运营水平。支持开展国际航线航班保税航油加注业务。研究开展国际邮件和跨境电商商品搭乘中欧班列(乌鲁木齐)出口等业务。积极引进国际物流企业,完善流通加工、包装、信息服务、物流金融等物流服务,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支持探索口岸联动发展,加快“单一窗口”优化升级,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与发展。依托现有机构构建统一高效的口岸监管体系。开展口岸综合绩效评估,清理规范口岸收费。完善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推动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17。创新物流运输服务模式。推进公铁联运“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结算”,探索建立符合沿边地区多式联运发展特点的业务模式和规则标准,加快与国际联运规则衔接和标准互认,推动多式联运规则标准“走出去”。探索赋予运单物权凭证功能,为有关国际规则制定提供实践支撑。探索开展基于铁路运输单证的金融服务。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开行中欧班列,有效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支持搭建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优化自贸试验区与周边国家主要城市航路航线网络衔接,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并结合乌鲁木齐机场、喀什机场国际航线网络建设需要,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培育发展国际航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