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幸福牵挂丨“2023全年澳门资料免费看一老一小”系民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央广网北京2月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中国之声系列报道《幸福牵挂》2月1日推出《“一老一小”系民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特教老师杨巧格正在辅导孩子们的寒假作业。回忆起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的场景,杨巧格记忆犹新。
杨巧格:总书记跟孩子们一起互动,还看了我们表演的手语(节目)《感恩的心》,太难忘了。
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习近平:希望福利院的孩子和祖国其他孩子一样健康生活、幸福成长。我向福利院所有职工致以新春祝福。你们的工作很辛苦,但是你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十一年来,这里逐渐构建起集“养育、治疗、康复、教育、安置、培训”为一体的儿童福利保障模式,孩子们从曾经无依无靠的种子,逐渐长大、绽放成为快乐的花朵。
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米红瑞:特殊孩子从养育一直到走向社会、回归家庭,全过程所需要提供的服务,我们都要去逐一实现,让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一老一小”始终是深情的牵挂。
正值中午,甘肃兰州市城关区的“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里,居住在附近的老人们正在用餐。张克俭老人说,大家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这里,吃得还经济实惠。
张克俭:每天的饭菜都有营养搭配,我们自己掏8元,吃得也比较舒服。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家“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详细了解“虚拟养老院”的运行情况,还帮就餐的老人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饭菜。“虚拟养老院”院长秦田田说,除了物美价廉的养老餐厅,这家“没有围墙、没有床位”的养老院,更多服务在“云端”。
秦田田:以前的一部热线电话升级为调度指挥平台,跟进了质量管理、医养结合、教育培训、志愿服务和老年产品展示厅为一体的“一厅六中心”服务新机制,服务半径一刻钟,将服务送到老年人的身边、床边和家边。
这家“虚拟养老院”还依托智慧养老网络,将专业的照护服务向家庭延伸。谈起这“家门口”的幸福,大家赞不绝口,老人们还作了一首小诗。
养老院中的老人:荤素搭配全,健康怀中抱;活个一百岁,只当伸懒腰。为他们的服务点个赞!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是很多老年人的心愿。
在福建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几位老人正和福利院的护理人员一起,在活动室里剪着窗花。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鱼在85岁的刘小兰老人手中铺展开来。
刘小兰:(鱼)象征年年有余,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我们这边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充实,就像家一样,很温暖。
在这里生活的7年里,最让刘小兰难忘的还是2023年春节前夕,在视频连线中与习近平总书记对话的场景。
习近平: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大家觉得日子过得好不好呀?
刘小兰:我们老人在这里生活过得很好,请您放心!
过得好,不仅是“医养结合”生活得好,更是发挥余热带来的获得感。这两年,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组建了“别样红”志愿服务队,以老党员和身体还健朗的热心老人为主力,提供“银龄互助”。
福利院院长甘蔚铭:让老人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让他们的力量充实我们的社工力量。要让老人脸上有笑容,这个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春节期间,围坐在一起剪纸成为院里老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刘小兰说,这是因为视频连线中,老人们就是拿出亲手制作的剪纸“福”字,向总书记献上真诚的祝福。而总书记的温暖话语,成为大家最珍贵的记忆。
习近平: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能够开开心心过好生活。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一些美西方媒体一看到中国安全官员访问缅甸,就下意识地对相关安全合作进行西方式“脑补”。他们有的戴着意识形态眼镜,暗示缅甸仍是国际社会中的“异类”,对中缅在安全上“走近”十分警惕;有的则联系缅北最近的战乱形势,将中国描述成试图干预,甚至操纵缅甸内政的一个强权。不得不说,这些想象都是高度西方化的,它们反映出来的是美西方政治精英头脑中的安全观,而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会议指出,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具体来看,内蒙古、青海、上海、黑龙江、天津、北京、河北、广东、宁夏、甘肃等10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且均处于“0时代”;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吉林、浙江、云南、辽宁、福建、湖南、陕西、山西、河南、广西、海南、新疆、西藏、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17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六个月回落,贵州则是唯一降幅超1%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