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湖查开奖结果南通报6起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行贿典型案例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湖南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为推动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湖南省纪委监委对6起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行贿典型案例予以公开通报。
1.药品器械销售商袁波为承揽业务长期拉拢腐蚀业主单位领导干部。袁波为谋求承揽邵阳市中医医院医药销售项目的竞争优势,长期通过宴请、送礼等方式对时任该医院院长雷庆良(另案处理)进行“感情投资”。雷庆良利用职务便利,通过打招呼为袁波销售药品和医疗器材设备等提供帮助。袁波以借贷付息名义多次送给雷庆良财物。2025年1月,袁波因犯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
2.私营企业主袁雨容为承揽工程项目向领导干部行贿。袁雨容为确保其公司中标怀化市洪江区灯光提质改造工程,向时任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福元(另案处理)提出请托,并承诺根据项目中标金额按比例给予好处费。黄福元利用职务便利帮助袁雨容围标串标并中标该工程。事后,袁雨容多次送给黄福元财物。2024年5月,该公司及袁雨容涉嫌单位行贿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3.供应商黄斌在承揽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中通过行贿谋取竞争优势。黄斌为承揽新化县人民医院相关医疗器械采购业务,向时任该医院党总支书记黄智勇(另案处理)提出请托并承诺给予其好处费。黄智勇利用职务便利,为黄斌多次违规借用他人资质在该医院从事销售业务及超比例支付货款等事项提供帮助。黄斌多次送给黄智勇财物。2024年11月,黄斌因犯行贿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并处罚金。
4.私营企业主刘茂盛为承揽业务向业主单位进行利益输送。刘茂盛为与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长期合作并供应医疗设备耗材,向时任该医院某科室主任李冬友(另案处理)承诺将部分技术服务费作为回扣给予该科室。李冬友明知该采购项目未经招投标,仍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其开展询价和验收。事后,其公司以“发放绩效”名义多次进行利益输送。2024年5月,该公司及刘茂盛涉嫌对单位行贿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5.私营企业主刘飞先在承揽项目评估业务中通过行贿谋取竞争优势。刘飞先为承揽张家界市永定区某棚户区改造项目评估业务,请托时任该项目指挥部协议组组长李爱国(另案处理)帮忙,并承诺事成后给予好处费。李爱国利用职务便利,在与群众协商选定评估机构环节违规拉票,帮助刘飞先的公司获得评估业务。事后,刘飞先多次送给李爱国财物。2024年6月,刘飞先因犯行贿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6.业务员肖琦瀚在承揽工程项目中通过行贿规避招投标。肖琦瀚为在承揽某道路提质改造工程项目中谋取竞争优势,邀请时任龙山县房管局局长向华(另案处理)一起承揽项目并承诺平分利润。向华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其规避招投标程序承揽到道路提质改造项目等工程。事后,肖琦瀚多次送给向华财物。2024年3月,肖琦瀚因犯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
当前,湖南省委省政府正深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营造公平竞争的清朗环境。从执纪执法情况看,一些不法商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挖空心思拉拢、腐蚀领导干部,有的量身定制“诱饵”精准“围猎”;有的“放长线钓大鱼”进行长期“感情投资”;有的手段翻新升级企图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这些畸形的政商关系,严重腐蚀干部队伍,污染一方政治生态,破坏正常市场秩序。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以严的基调正风反腐,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完善行贿人信息库建设和重点行贿人联合惩戒机制,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毫不手软纠治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优化市场环境、规范竞争秩序,打造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对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行工作约谈,共同研究辽宁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并明确下一步改进措施。
二是要拓宽合作领域。中日经济利益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密切相连,近年来双方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医疗康养等领域开展了很好的合作,在科技创新、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着眼未来,中日两国都面临数字转型、绿色转型等共同挑战,需要解决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带来的共性问题。从大趋势看,中日经贸合作将继续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加速演变,双方优势互补将激发更大乘数效应。希望日方与时俱进,同中方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