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两天四场双边活动,习近平澳门最准最快的资料免费都提到同一话题
【本期导读】
2月5日至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分别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举行会谈,并会见泰国总理佩通坦。
习近平主席在两天四场双边外事活动中,提到了多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吉乌铁路、中巴经济走廊、中泰铁路、广西-文莱经济走廊……这一条条“幸福路”、一片片“发展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顺应了沿线各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人心,顺应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各自现代化的共同期待,是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生动实践。
新岁新期许,共绘新画卷。中国农历新年伊始迎来“访华潮”,凸显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决心,习近平主席与四位亚洲国家领导人达成的一系列共识也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力。
监制:苑听雷、戴爽、金近
策划:张倩楠
文案:娄珂馨、任丽君
视觉:陈佳杰
审校:位树理
首先要坚持伙伴定位。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日在一些产业领域开始出现竞争,我们也感受到部分日本企业对此心存顾虑和防范。但毫无疑问的是,合作共赢仍是主流。这次两国领导人旧金山会晤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重新确认了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定位。那么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要坚持互为合作伙伴属性,继续高举合作共赢的旗帜,不能让输赢多寡的竞争逻辑主导和定义中日经贸关系,而是要在更广阔的合作中相互促进、彼此成就。
我们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这些领域都具有高成长性和强赋能性,将培育打造一批万亿元级新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领域同时也完全可以成为中日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和增长点。希望中日双方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两国各自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以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汽车行业是比较好的例子。你提到202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整体上看,日本在汽车行业具有很强竞争力。日本车企本土生产、对外出口的汽车数量和海外生产的汽车数量总和超过2000万辆。中国依靠科技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一些突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在2023年出口的522万辆汽车中,新能源汽车177万辆,同比增长67%。而在中国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9万辆和9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份额将达到1/3。中国企业在燃料电池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在自动驾驶、车机系统、智能座舱等方面也“科技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