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村道新换的井盖“一碰就碎” 负责人称“都知道不合格” 记天下彩免费资料者调查→
这几天,甘肃兰州一位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村里道路上新换的井盖质量差,甚至“一碰就碎”,担心会给来往通行的村民带来安全隐患。这样的井盖怎么会出现在道路上?来看总台记者的调查。
“牛皮纸”井盖承重不足要求的一半
11月14日,家住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石沟村的村民陈连润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视频。在陈连润的视频中,这种井盖一只手就能轻松拎起来,铁锹并没有用多大力气就敲下了一块。
视频发布后,很快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网友将涉事井盖称为“牛皮纸”井盖,并质疑新换不久的井盖为何质量堪忧。
村民拍摄的画面显示,当时破损的井盖标号为B125型。按照国家标准,B125型井盖承重为12.5吨,一般用于人行道、非机动车、小车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场。用于通行机动车的村庄主要道路,至少要选择承重25吨的C250型或承重40吨的D400型井盖。也就是说视频中的井盖承重不足要求的一半。
施工方:符合要求的井盖缺货 先买便宜的过渡一下
明显不合格的井盖,为何被用在了路面上?
记者了解到,事发路段是一段新建路面,属于石沟村道路安全防护工程,还未正式验收交付。道路新建总长525.5米,投资254.11万元,用来改善石沟村村道高低不平,雨水、污水管道因路基沉降断裂频发的情况。项目合同中,新建的污水井和井盖只有三个,按照村里的要求,施工方对合同外发生破损的40个井盖也进行了更换。
在施工过程中,有4个井盖遭到损坏。村里要求施工队把这4个井盖进行更换,但施工企业的供货商仓库里承重40吨的井盖暂时缺货,因此施工负责人指示工人先买几个便宜的井盖临时过渡一下。
石沟村村道施工企业负责人 张晓海:我们当时就跟原来的供货商联系,承重40吨的井盖没现货。我们先临时采购几个井盖,先把井盖换上。我就说你们不要买D400的井盖,因为我们要换,等于是便宜的井盖先拉上就行了。
现场负责人:井盖轻轻的“谁也知道不合格”
在企业负责人张晓海的要求下,工人在建材市场上以单价160元先后两次购买了4个B125型井盖,按村里要求对破损的4个井盖进行了更换。即便是如施工方所说临时过渡的B125井盖,平时用于停车场等地,也应该起到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视频中铁锹一碰就碎的现象呢?实际上,现场施工人员在安装井盖时,不仅清楚井盖的标号不合格,并且发现井盖质量也不过关,重量明显偏轻。
石沟村村道施工企业现场负责人 蒲志峰:首先重量上它轻轻的,肯定这个东西是不合格的。当时我们谁也知道这个东西不合格的,就是想着我们货到了以后,拿来换掉就行了。
尽管井盖标号不合格,质量存疑,施工方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态把4个不合格井盖铺在了路面上。11月13日,石沟村组织植树活动,吊车和洒水车的碾轧让其中一个井盖出现了裂缝,并被参加植树的村民发现,于是拍摄了视频发布到了社交媒体上。
视频拍摄者:问题井盖已经全部被更换
总台记者来到了石沟村,看到视频中的井盖已经被更换。记者也找到了视频的拍摄者陈连润。他告诉记者,除了视频中的那个井盖外,还有另外三个井盖也有问题,在视频发布后一天内已全部更换完毕。
多部门联合调查涉事人员责任和井盖质量
目前,当地纪委监委、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涉事人员责任进行调查。此外,涉事4个井盖也被送到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井盖的生产和销售溯源工作正在进行。
新闻多看点
井盖下面是我们看不到的有限空间,是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隐蔽工程,有的用来排放雨水、污水,有的安装了通信线路、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意外坠入可能丧命。
有限空间因为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不慎意外坠井,除了摔伤刮伤外,还可能面临缺氧、中毒等威胁。
因此,破损的井盖暗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总台记者 安文剑 邢博)
“价格要科学、全面地看待。提不提价格,对于管理层来讲,是我们每天都在追求的。但什么时候提、怎么提,确实要有智慧。这两年的改革,给股份公司和股东贡献了一些利润,大家就在想飞天茅台能提价就会有更多的利润、回报得更多,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1。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率先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运行效能,推进服务数字化、规范化、智能化,打造全疆标杆。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够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凡具有实际需要、符合下放条件的,全部依法下放至自贸试验区。探索实施食品经营许可等“证照同办”。授权自贸试验区对食品相关产品等重要工业品生产许可证采取告知承诺制方式直接受理和审批。探索将农作物种子进出口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权限下放至新疆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同时加强管理,促进种子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支持乌鲁木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完善法律服务机制,集聚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积极引进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提升法律服务能力,组建涉外法律专家和律师团队,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专家库,开展国际法律及合规培训,提升法治保障水平。
10月30日晚,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在中国空间站出差5个月后,四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中国首位圆梦太空的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中国首上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即将踏上回家之路。(记者:李国利 米思源 李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