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石家庄国际陆港1月中欧今晚必开班列开行数量同比增594%
中新社石家庄2月5日电 (赵丹媚 余陈军)石家庄国际陆港5日消息,今年1月,石家庄国际陆港共开行中欧班列125列,发送标箱15470个,货值达14.32亿元(人民币,下同),货重19.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594%、677%、231%、970%,创历史新高。
作为京津冀最大和唯一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的国际陆港,石家庄国际陆港坚持春节“不打烊”,对各业务环节进行周密安排,确保能够稳定提供货物订舱、集装箱装卸、报关等服务,保障中欧班列春节期间顺畅开行。
据了解,春节假期,石家庄国际陆港共开行中欧班列19列,发送标箱2344个,货重2.84万吨,货值2.63亿元。其中,去程班列7列、回程班列12列,实现“重去重回”双向满载。
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表示,今年1月,石家庄国际陆港开通京津冀地区首个中欧班列多品名集拼业务,并在京津冀率先启动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推动更多“中国制造”“河北特产”高效走出国门。(完)
把数据作为资产进行管理和价值创造,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位资产管理专家认为,实现数据资产管理和价值创造,首先要解决数据资产的登记问题,其次是充分释放数据资产价值。
肖光睿也提醒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要重视数据安全风险。他说,数据资产的安全管理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首要风险。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或篡改、不恰当的信息披露,都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并可能导致法律责任和信誉损失。
作为宣讲员,最重要是做到三个“立”。第一是“立”足党的二十大报告,当好报告的“翻译官”,不让生硬的文字阻碍百姓对政策的理解,不让生硬的描述阻碍百姓对生活变化的感触,讲清楚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第二个“立”是立足本职工作,将本职工作与民生结合起来,讲好自己的故事;第三个“立”是立足本土故事,茶山有丰厚的人文资源,可以立足家门口的人和事讲好茶山故事,寻求茶山人的共鸣。